瞄准镜:人生视野与军事装备的双重洞察
本文探讨了瞄准镜在人生与军事领域的意义。在人生中它代表视野升级,助我们培养长远思维,在各领域产生积极影响。军事上,美军多用光学瞄准镜,我军却少用,涉及···
2025-09-04
在2025年的开学季,几则温暖又令人动容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。9月1日,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李建军(化名)身着旧军装,亲手将孙子送入国防科技大学报到。临别时,他颤抖着为孙子整理衣领,深情说道:“这身军装,要穿出比我的功勋更亮的颜色。”现场师生无不动容。
无独有偶,8月30日,国防科技大学发布视频,新生肖帅和他的爷爷肖时立来到校园报到。87岁的肖时立身着笔挺的65式军装,藏青色布料被岁月磨出细密褶皱,却仍挺括如初。他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下连成一道璀璨的“星河”。中央是一枚鎏金的一等功奖章,边缘刻着“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”字样,下方三枚三等功奖章呈扇形排列,最右侧的“抗洪救灾纪念章”上,红色绶带已褪成浅粉,却仍被老人用金线仔细缝补过。
当肖帅搀着爷爷走近校门时,值勤的武警战士小李立即挺直脊背。他注意到老人军装左袖上三道褪色的“伤疤”,那是1979年战斗中弹片划破衣袖留下的痕迹,肖时立当年拒绝更换新军装,坚持“让伤痕替我记住战友的脸”。
肖帅自幼便深受爷爷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熏陶。从童年时期起,一颗立志从军的种子就在他心中悄然种下,生根发芽。肖爷爷望着熟悉的军营,眼中闪烁着泪光,声音略带哽咽地表示:“孙子参军报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欣慰啊。这是我转业后首次回到军营,一走进这里,就仿佛看见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,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,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。”
老人胸前那一枚枚闪耀的勋章,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“最珍贵的开学礼物”,它们见证了老人的英勇与奉献。一等功臣肖时立在当年那场残酷的战斗中,不顾个人安危,冒死抢救出了80多名伤员,凭借着这份英勇无畏,荣立一等功,成为了部队的骄傲。
此外,同期前来报到的新学员姜凯,也有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家族军旅传承。他由1969年入伍的海军爷爷、1993年参军的陆军父亲共同护送前来,三代人的军旅情怀在这一刻汇聚。家族半个世纪的军旅接力,在这一刻,于国防科大校门前完成了一场庄严而又神圣的交接,仿佛是一种使命的传承与延续。
河南寒门学子高宇(2024年案例)以67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天河拔尖班。他自幼便由退伍军人爷爷悉心抚养,带着爷爷奶奶亲手一张一张张贴的满墙奖状,那些奖状记录着他的成长与努力,也寄托着爷爷奶奶的期望。他满怀壮志地踏入校园,立志要实现“用科技强军”的伟大誓言,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还有一位新生,竟获得了21名亲属跨省护送,场面蔚为壮观。八旬奶奶紧紧握着他的手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,连声说道:“沾光啦,沾光啦。我们家也出了个大学生,还是国防科技大学的,真是光宗耀祖啊。”
肖时立的军功簿上,记录的不仅仅是那些耀眼的数字,更有比数字更震撼人心的细节。在某次激烈的高地争夺战中,战况万分危急,他毫不犹豫地带领突击队,用身体架设起一座“人肉桥”,让担架队能够顺利通过布满危险的雷区,为伤员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;还有一次,为了转移被困群众,他独自一人引开敌军火力,即便身中三弹,鲜血染红了衣衫,他依然咬着牙坚持指挥,直到群众安全转移。
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被编入部队教材,更深深地烙印在肖帅童年的记忆深处,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指引灯塔。“爷爷的军装总有一股淡淡的硝烟味,那是战场的味道,也是英雄的味道。他讲战斗故事的时候,眼睛会发光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我也跟着他一起沉浸其中。”肖帅回忆道。
幼年时,爷爷常常带着他一起小心翼翼地擦拭旧军功章,耐心地教他识别不同型号的枪械,甚至还用弹壳为他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,那些玩具承载着他对军营的向往与热爱。2018年唐山抗震纪念活动期间,肖时立特意带着孙子重返当年救灾的旧地,指着当年立功的连队照片,语重心长地说:“真正的军人,骨头要比钢硬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不能退缩,要勇往直前。”
从国防科大自身的发展数据来看,其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上成果斐然。历经70年的发展,国防科大已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各类人才超40万名,从尖端科技攻克到重大武器装备研发,都有着国防科大学子活跃的身影。在学科建设方面,学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学科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名单。
仅以航空航天相关学院为例,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0余人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10余人,两院院士6人,特聘院士10人,国家杰青、国防卓青、军队科技领军人才等国家/军队级领军人才工程人选44人次。在人才输送上,恢复高考以来,学院培育了近万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,包括两院院士10人,航天重大工程总指挥、总设计师30余人。
这些数据无不彰显着国防科大作为军事人才摇篮的实力。孙子们选择进入这样一所实力强劲的高校,意味着他们将置身于浓厚的学术与军事氛围中,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与训练,为投身国防事业筑牢根基。
在当下,这些事件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,和平的环境让一些人渐渐淡忘了曾经的战火纷飞和先辈们的付出。然而,这些一等功臣爷爷和孙子的故事,如同一剂强心针,提醒着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是无数像爷爷这样的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。
孙子们报考国防科大,表明新时代的青年并未忘记历史,他们在前辈精神的激励下,愿意投身国防事业,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。从每年国防科大招生数据来看,越来越多像这些孙子一样的青年,踊跃报考该校。2024年,国防科大在全国31个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收2448名生长军官本科学员,这一数据体现出当下青年投身国防的热情,而这背后离不开像一等功臣爷爷这样的先辈事迹的感召。
从家庭层面来看,这是一种优良家风的传承。家风,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,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。在这些家庭中,爷爷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孙子们树立了榜样,让孙子们明白什么是责任、什么是担当、什么是对国家的忠诚。这种家风的传承,不仅让家庭充满凝聚力,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。当每个家庭都注重传承优良家风时,整个社会将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。
从国家层面来说,国防事业关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未来。国防科大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摇篮,每年都为军队输送大量优秀学子。孙子们选择进入国防科大,意味着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,为将来投身国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。国防科大每年举办各类任职教育班次200多期,培训万余人,为战育人的使命担当可见一斑。而像他们这样怀揣报国之志的青年越来越多,国家的国防力量就会不断增强。他们将成为捍卫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实力量,守护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。
当肖时立摸着孙子军装上的国防科大校徽感慨:“我们当年用刺刀拼,你们现在要用芯片拼。”这种转变折射着人民军队的现代化进程:从1942年左权将军牺牲时八路军仅有的3门山炮,到如今肖帅将学习的量子通信技术;从爷爷那一代“钢少气多”的悲壮,到新时代“钢多气更多”的自信。当老人颤巍巍地向校领导敬礼时,在场师生自发鼓掌——这掌声既是对英雄的致敬,更是对强军事业薪火相传的期许。
肖时立的书房里,两套军装并排悬挂:一套是洗得发白的65式军装,领口别着褪色的一等功奖章;另一套是崭新的21式作训服,臂章上“国防科技大学”字样熠熠生辉。从战场到校园,从血肉之躯到科技利剑,这对祖孙用不同方式诠释着军人的定义。当肖帅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时,他望向观众席上白发苍苍的爷爷,声音坚定:“请放心,强军路上,有我!”这一刻,军魂的火种,在两代人的目光交汇中愈发炽热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本文探讨了瞄准镜在人生与军事领域的意义。在人生中它代表视野升级,助我们培养长远思维,在各领域产生积极影响。军事上,美军多用光学瞄准镜,我军却少用,涉及···
2025-09-04
本文讲述98岁阜阳抗战老兵赵义汉的故事。他15岁家仇国恨扎根心中,18岁参军抗日。经历多次战斗,如背包被打烂的遭遇战、白刃战等。抗战胜利后任职多地,如今珍藏···
2025-09-03
2025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。当天上午9时,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大会,习近平总书记将发表讲话并检阅部队。阅兵约70分钟,分阅兵式和分列式。央视新闻全···
2025-09-03
近日,一等功爷爷送孙子到国防科大报到的新闻温暖全网。爷爷战功赫赫,孙子受其熏陶立志从军。国防科大实力强劲,为国防事业输送大量人才。此事件体现家族精神传···
2025-09-01
2025年8月7日,甘肃兰州榆中县遭强降雨,山洪致5乡镇受灾。武警甘肃总队官兵救援,72小时生死竞速,背群众过淤泥,用科技与传统结合救援,洪退后清淤重建。他们诠···
2025-08-10
最新资讯
瞄准镜:人生视野与军事装备的双重洞察
阜阳抗战老兵赵义汉:战火中铸就的英雄人生
预约直播!2025九三阅兵即将盛大开启
一等功爷爷送孙入国防科大,强军精神代代传
子弟兵的背,是甘肃榆中山洪救援中最坚实的依靠
因颜值被质疑实力,95后女飞行员徐枫灿回应质疑:稳扎稳打突破自我
战火重燃!柬泰边境交火,中方紧急提醒公民加强防范
2025 年高考:多学子圆梦国防科大,背后故事引深思
太罕见!三对双胞胎同时考上国防科技大学
美F - 16战机训练时撞上UFO,757起不明飞行物报告引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