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部署城市高质量发展,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

发布于:2025-08-29 阅读:0
8月2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意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提出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,推进“好房子”和完整社区建设。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、原拆原建,持续改造老旧小区,促进产城融合、职住平衡,为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带来新契机。

8月28日,据新华社消息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。当前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,城市发展也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。在此背景下,此次意见的发布意义重大。

城市高质量发展

在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方面,要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。首先要全面摸清城市房屋、设施、土地等资产资源底数。比如改造利用老旧厂房、低效楼宇、闲置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。同时建立与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需求相适应的规划调整机制。加强和规范存量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管理,提高运行效能。还要优化产权归集、整合、置换和登记政策,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。

在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上,系统推进“好房子”和完整社区建设是关键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能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、建造、维护、服务水平,大力推进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建设。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,让居民住得更舒心。

老旧住房自主更新

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、原拆原建。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这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,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。2025年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,全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超21万个,涉及居民超1亿人。传统政府主导的改造模式常面临“众口难调”“资金短缺”等难题。而今年7月推出的《城市更新条例》首次明确“业主自主更新”条款,允许居民通过自筹资金、协商规划等方式实施改造,政府提供容积率奖励、税费减免等支持。这种创新模式正在北京劲松、上海田子坊等地试点,为存量房改造开辟新路径。

坚持人口、产业、城镇、交通一体规划,建设创新型产业社区、商务社区。科学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,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,创造宜业、宜居、宜乐、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,促进产城融合、职住平衡。2024年城市体检工作对全国299座城市近100万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,职住不平衡、保障性住房短缺等问题较为突出,亟需在城市更新中予以系统性解决。

此外,意见还提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。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、结构、功能,加强系统集成。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,优化城市空间结构。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,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。强化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(5G)、千兆光网覆盖,优化算力设施建设布局,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。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管理体系。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提升城际、城内通勤效率,完善交通枢纽换乘换装设施布局,加强停车位、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。

城市更新

从地方层面来看,多地也在积极响应。7月底,上海发布《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集中推进本市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资源实施意见(2025版)》,提出构建全周期城市更新模式;8月伊始,上海进一步就“加快推进本市城中村改造工作”发布政策文件。8月15日,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“关于加快推动存量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的通知”,强化规划土地政策融合创新。20日,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《关于做好当前城市更新若干工作的通知》,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,加快建立城市更新规划实施体系。

总之,此次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,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,将有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,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城市高质量发展 老旧住房自主更新 城市更新 房地产新模式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