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大学6名学生参观矿厂不幸溺亡,涉事方回应引关注
7月23日,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矿业选矿厂参观时,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遇难,1名老师受伤。从事故发生到最后一名学生被救出约1小时20分钟,应急小队38分钟···
2025-07-26
最近,社交平台上“防晒口罩越戴越黑”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。其理由看似充分:盛夏用防晒口罩、“脸基尼”、防晒衣等把自己“全副武装”,会让皮肤表面升温到42℃的热应激温度,使黑色素细胞活性提高,皮肤就被“热黑”了。而且,相关博主还指出,深色的防晒口罩、防晒衣等吸热率更高,“热黑”概率更大。真的是这样吗?
上海辟谣平台向多名专业人士求证,均表明“防晒口罩越戴越黑”的说法不准确。上海某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分析,此说法存在两个明显漏洞。
其一,“42℃的热应激导致黑色素细胞活性提高”的说法忽略了条件。瞬间、短暂的42℃不会使黑色素细胞活化,长时间才可能产生热应激。但人体正常情况下,皮肤不会长时间保持42℃的“高温”。人体有良好的体温调节能力,正常体温约37℃,皮肤表面温度在33℃ - 35℃之间。环境温度升高时,人会出汗降低皮肤温度,即便高温日戴口罩,皮肤温度也在35℃ - 36℃之间,达不到42℃。医生还补充,如果有人皮肤温度达到42℃,那更应担心其严重中暑,而非是否被“热黑”。
其二,佩戴防晒服饰引起的环境升温对皮肤的影响,远小于紫外线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。虽然戴口罩、穿防晒衣会让人感觉更热,但它们的防晒作用显著。在阳光直射下,使用防晒口罩、防晒衣等防护是必要且科学的做法。当然,为了舒适度,消费者可选择轻薄、透气的产品。
那为什么有消费者晒出对比照片,称自己戴防晒口罩后变黑了呢?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、皮肤科主治医师唐教清表示,不一定是“热黑”,也可能是防晒服饰本身不防晒、敏感肌爆发变暗沉、皮肤出现炎症状态等情况。
“防晒服饰不防晒”较易理解。大部分织物对紫外线有一定阻挡作用,但与专业防晒面料相比,防晒效果有差距。如果面料纤维松散,或服饰过度拉伸使纤维空隙变大,也会影响防晒效果。此外,面部和防晒面罩的摩擦、捂热以及汗水难以蒸发的刺激,可能诱发敏感性皮肤的炎症状态。唐教清提醒,如果戴了防晒面罩后脸变黑还又痒又痛,可能是皮肤过度敏感出现了炎症。
另外,还要注意“纺织品接触性皮炎”。这是穿着织物引发的皮肤病变,也就是织物过敏。过敏源头可能是特定纤维,更常见的是纺织品中添加的物质。防晒服饰属于功能性面料,不同企业的面料有差异,部分防晒纤维可能引发特定人群皮肤过敏,一些劣质防晒服饰也易引发皮肤炎症。
另一个受关注的话题是,防晒服饰真的比普通服饰更防晒吗?记者做了实验,用紫外线灯隔着防晒口罩、医用外科口罩、防晒衣、普通衣物照射紫外线感应卡。结果显示,防晒口罩和防晒衣的防晒效果明显,紫外线感应卡基本没变色;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衣物的防晒效果一般,紫外线感应卡显著变色。
功能面料研发员肖锋介绍,从实验能看出不同材质防晒效果有差异,防晒面料不是“智商税”。在生产过程中,通过在纤维上包裹防晒涂层、织入防晒纤维等,能比普通织物增加防晒效果,有效阻挡或吸收紫外线。不过,消费者在实际使用时,还要注意服饰设计、舒适度和使用习惯。
比如,有的消费者觉得医用防护口罩防晒效果一般,会选择N95口罩,但N95口罩不够透气,覆盖区域有限,不一定能满足需求。而普通织物制作的口罩,或许透气,但只能起到物理遮挡作用,防晒效果不理想。肖锋建议,追求防晒效果的消费者,应选择“亮证”的防晒服饰。根据国家标准GB/T18830 - 2009《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》,只有衣服的UPF值大于40、UVA值的透过率小于5%,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,正规防晒服饰标签上会有相应标准号和标志。
此外,防晒服饰有使用寿命。其面料中的防晒涂层或特殊纤维经多次洗涤后会磨损、脱落,影响防晒效果。在潮湿环境中,防晒涂层和纤维的防晒效果也会降低。所以,不建议经常洗涤防晒衣物,洗涤时也不要用力搓、刷,以免破坏防晒纤维,降低防晒性能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7月23日,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矿业选矿厂参观时,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遇难,1名老师受伤。从事故发生到最后一名学生被救出约1小时20分钟,应急小队38分钟···
2025-07-26
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出现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本地传播。虽无人传人迹象,但感染超3600例。其传播指数高,通过人 - 蚊 - 人传播。隔离可切断传播链,减少病毒扩···
2025-07-26
近一个多月,广西防城港边境管理部门查获多起偷渡案,抓获293人。不少偷渡者是受“高薪招聘”诱惑。如唐某等8人,到防城港后目的地从胡志明市变成缅甸,他们合力···
2025-07-26
近日,广州白云机场接连查获多起人体藏毒大案。海关人员凭借专业与经验,揪出形迹可疑旅客,查获大量可卡因。人体藏毒危害大且违法,我国法律严惩此类行为,给妄···
2025-07-26
近期西北太平洋多台“共舞”,7号台风“范斯高”、8号台风“竹节草”和9号台风“罗莎”现身。气象上有“双台风效应”,多台共舞会让路径和强度预报不确定性增加。···
2025-07-26
最新资讯
东北大学6名学生参观矿厂不幸溺亡,涉事方回应引关注
基孔肯雅热不人传人,为何仍需隔离?
8人偷渡惊魂:高薪诱惑变噩梦,缅甸危机大反转
广州白云机场多起人体藏毒案曝光
台风接连来袭,“双台风效应”影响几何?
网传呼和浩特公交因强降雨全线停运?官方辟谣
副高、双台风作祟,阜平遭遇特大暴雨全县紧急应对
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:气候异常与应对策略
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事故调查:获救老师轻伤,事故原因曝光
台风过后海滩现大量海鲜,“赶海自由”背后藏隐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