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首只“机器藏羚羊”潜入可可西里,开启零干扰科考新时代

发布于:2025-08-12 阅读:0
近日,海拔48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卓乃湖,全球首只“机器藏羚羊”成功混入藏羚羊群。它由多团队协作打造,突破人类观测限制,为藏羚羊研究提供精准数据。此外,还有其他科技项目助力,让可可西里生态保护更高效。

在可可西里卓乃湖畔,一夜大雪过后,湖面湛蓝,空气清新。下午三点,正是藏羚羊觅食高峰,饿了一夜的它们撒满坡梁山岗。突然,一只步履稍显僵硬的“藏羚羊”出现,它体型更丰满,一直昂着头,小心翼翼靠近藏羚羊群。

机器藏羚羊

正在吃草的藏羚羊对这位“新人”充满好奇,纷纷抬头打量。最终,这只特殊的“藏羚羊”成功入群。原来,它是一只刚刚诞生的“机器藏羚羊”。从毛色、形象看,它和真藏羚羊差别不大,只是走动没那么轻盈、敏捷。

可可西里无人区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,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,高寒缺氧,是人类的“生命禁区”,却因生物多样性被誉为“动物王国”。每年夏季,数以万计雌性藏羚羊会来此产仔育幼,这里也成了藏羚羊的“大产房”。

这只“机器藏羚羊”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发起创意,杭州云深处科技提供绝影X30四足机器人与通讯控制方案,苏州白鹿鸣团队完成仿真外形制作。它依托人工智能学习与训练,成功跨越雪地、沼泽等复杂地形。

藏羚羊研究

在此次任务中,“机器藏羚羊”在开阔地带操控距离达2公里,从容应对各种障碍,成功融入藏羚羊群进行近距离观测和零干扰拍摄,避免了车辆和人员对藏羚羊的干扰。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,它突破了人类观测野生动物的常规距离限制,将为我国藏羚羊行为研究提供更精准可靠的影像和数据。

除了“机器藏羚羊”,近年来还有为藏羚羊迁徙“值班放哨”的“移动哨兵”等科技项目进入可可西里。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执法监督科科长秋培扎西说,更多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等“科技动能”的加持,让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工作更高效、更环保、更人性。

在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,工作人员面临诸多困难,而足式机器人拥有更强地形适应能力。此次科考使用的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和轮足机器人山猫M20,经过人工智能学习与训练,能在极端环境中灵活跨越复杂地形。

生态保护

改造为机器藏羚羊的绝影X30机器狗,搭载了自组网通讯模组,能实现信息高效传输和协同作业。绝影X30作为旗舰级行业应用机器狗,有强大的载重和续航能力,还自带实时监控和应急处理系统。山猫M20轮足机器人也经受住了高原考验,能为团队背负应急物资。

“藏羚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,研究和保护需要依托科技进步。”连新明说。未来,云深处科技会根据可可西里的环境和需求,进一步改善优化产品方案,协同智能守护藏羚羊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机器藏羚羊 可可西里 藏羚羊研究 科技赋能 生态保护

相关文章